通識博雅課程「七大領域」理念 / 目標

105.10.25

公民與社會領域

(公民)

理念 因應現代社會的多元面向,尊重民主的價值體系;本領域以建立公民意識為基礎,面對社群重要議題為導向,側重理念與實踐合一的教育,以深化學生的公民素養。
目標

1.培養學生具有關心政治、經濟及社會議題的公民意識。

2.培養學生具有人際溝通以及作為現代公民應有的能力。

3.培養學生具有守法及尊重不同性別與意見的公民德行。

全球在地領域

(全球)

理念 全球化建構共通性的宏觀視野,在地化建構區域性的微觀特色,兩者應該形成互補與對話。本領域希冀建立國際與本土的雙迴向內涵,以豐富學生的學習視角。
目標

1.引領學生認識全球化內涵,建立國際視野。

2.引領學生認識在地化內涵,落實本土關懷。

3.在全球化中理解本土定位,在地化中瞭解世界趨勢。

經典文化領域

(經典)

理念 經典,記錄人類歷史文化的進程,也是物質與精神文明的高度表徵;透過東、西方不同領域的經典研讀與現代化詮釋,以及人文典範的行誼事跡作為楷模,涵融學生的人文素養。
目標

1.擷取經典的智慧,作為安身立命的價值參考。

2.契入人類文化長流,建立宏觀的文明視野。

3.覓得典範,作為當代應對與思維的參考模式。

思考推論領域

(思考)

理念 本領域側重以哲學性思考或數量化推理,幫助學生建立獨立及批判思考能力:同時熟稔邏輯推理方法,辨析價值推論與判斷,俾進一步激盪創造力,建立利他精神。
目標

1.培養邏輯思維與數量化推理能力,以解決實際問題。

2.培養批判思考能力,以反思生活世界的議題。

3.認識哲人的思辨歷程,以開拓思想的視界。

審美鑑賞領域

(審美)

理念 美感品味是文學藝術的核心價值,也是提升生活品質不可或缺的能力;文學藝術以審美視角豐富生命,美感經驗促使單向的感官刺激昇華到心靈的感動與滿足,以培育更具品味的全人。
目標

1.透過不同藝術形式之美,激發美的覺醒與感受。

2.陶冶生活美感與生命情操,提昇美學素養。

3.體驗藝術創作,激發創作潛能。

環境與科學領域

(環境)

理念 瞭解人類與自然生態的關係,認識宇宙運作體系的基本原則,理解人類與環境因子互動後所衍生的問題,思索解決方案,透過天人物我的縝密對應,以利生態環境的永續發展。
目標

1.認識自然、環境、生態與人類的關係。

2.理解環境劣化對生物多樣性的衝擊。

3.引導學生關懷生態,並了解環境永續的相關議題。

跨域融通領域(跨域) 理念 以「跨域學習」為發展主軸,強調各學門間之跨域整合,以協助學生在醫療、科技與社會的多元連結上或專業工作時,展現跨域整合之實踐能力。
目標

1.引導跨領域學習觀點,理解科技、醫療與社會的互動關係及發展面向。

2.推廣專業領域知識應用於其他領域或普及於生活層面。

3.培養具整合多重領域所需之態度及溝通合作精神。

Go to top